研究生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贵阳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教育年度进展及培养质量报告(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4-11-15 浏览量:

本单位在校研究生39人,校内导师13人,省级产业导师4人。

一、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基本工作开展

1.2024级电子信息研究生共计27人,24级研究生中含党员身份学生4人,因升学入学,党籍已转入中共贵阳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支部委员会,档案已收纳管理。2024年研究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共5份,目前5人已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所有研究生中截止2024年11月,共有正式党员5人,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5人。2023年因党员人数不符合成立党支部,故未成立研究生党支部,2024年研究生党支部正在筹建中,目前研究生所有发展人员和党员在学生支部中一起参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政治理论学习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2.严格按程序发展优秀学生为预备党员。2024年新发展的一名研究生预备党员中属学业成绩排名第一,综合表现优秀的研究生。学生支部将按照党员发展规程严格对其进行考察发展,并对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中的表现进行持续了解。

(二)特色和亮点

学生支部带领研究生党员认真开展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研究,组织开展“党史学习”“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贵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举办培训班组织好新时代学习大讲堂专题学习,高质量完成党员教育电视片、网络课程开发使用任务。按要求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聚焦中心工作,紧扣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有针对性开展研究生党员培训。在所有的学习教育中,要求研究生党员除了在学习中做到领先学院,在思想政治表现上也要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学位授权点工作进展情况

1 目标定位

1.1 领域(方向)设置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领域: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工程、人工智能。

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方向(085401)

掌握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掌握电子信息材料、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信息光电子技术,微波技术、量子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系统的专业知识,在电子信息材料制备,电子功能器件设计与开发,微波器件及天线设计与测试,光电成像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和处理,现代通信系统等方面具有从事工程设计和运行维护、分析与集成、应用研究与系统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

②集成电路工程研究方向(085403)

掌握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领域研究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能力。掌握集成电路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包括介电/磁性/微波/光电/储能材料、纳米功能复合材料与器件、半导体薄膜材料、超导材料等领域的计算、制备和分析技术;半导体功率器件、低维半导体器件、超导电子器件、硅基光电子器件、量子器件等领域工程设计、制造、测试分析及应用;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和射频集成电路等领域的设计及应用。

③人工智能研究方向(085410)

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框架、机器学习算法等专业知识,包括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框架平台、智能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与应用。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典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解决部署方案,熟悉相关技术规范。

1.2 培养目标

培养爱国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高尚,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在电子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

 

2 人才培养

2.1 招生选拔

研究生规模及生源结构(2024招生情况

生源结构

录取人数

录取比例

录取生源地情况

本省生源数量(人)

外省生源数量(人)

一志愿报考人数

64

19

29.7%

17

调剂报考人数

1261

8

0.6%

2

6

 

2.2 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

学位点定期召集导师举行教研会议,就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经验进行交流同时着重强调导师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学术道德,模范地发挥引导和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榜样及楷模。

学位点在本年度的学风建设中,在学生教学考勤、课堂纪律、学风引领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强化了学习动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以竞赛促进学风,加强了专业技能实践,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2.3 课程教学

全日制电子信息硕士专业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必修环节等三个部分,总学分不低于24学分。具体要求:公共基础程课4学分,公共选修课2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育6学分,必修环节不计学分。本专业培养领域,具体课程设置如下表:

 

 

贵阳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代码

开课学期

学时

考试方式

备注

学分要求

学位课程

公共

必修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GG1015

I

36

考试


必修4学分

英语

2

GG1016

I

36

考试


专业必修课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

2

DX1022

I

36

考查


必修

6学分

数值分析

2

DX1002

I

36

考试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2

DX1023

I

36

考试

集成电路工程

085403

通信理论与系统

2

DX1027

II

36

考查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085401

机器学习

2

DX1024

I

36

考查

人工智能

085410

非学位课程

公共选修课

体育

0.5

GG2012

II

18

考查

必修

限选2学分

工程伦理(电)

0.5

GG3004

I

18

考试

必修

自然辩证法

0.5

GG2014

II

18

考查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0.5

GG2013

I

18

考试


美术

0.5

GG2016

II

18

考查


音乐

0.5

GG2017

II

18

考查


就业环境与贵州省情

0.5

GG2018

III

18

考查


数智化检索

0.5

GG2019

III

18

考查


“四史”系列课

0.5

GG2020

IV

36

考查


专业选修课

光电子学与光子学

2

DX1004

I

36

考查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085401

限选6学分

微波射频器件设计与仿真

2

DX1005

II

36

考查

微波技术应用

2

DX1006

I

36

考查

微波光子学

2

DX1008

I

36

考查

量子信息技术

2

DX1009

II

36

考查

现代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导论

2

DX1026

II

36

考查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2

DX1011

II

36

考查

集成电路工程

085403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2

DX1025

II

36

考查

量子力学

2

DX1013

I

36

考查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2

DX1014

II

36

考查

材料制备与表征分析技术

2

DX1015

II

36

考查

微电子工艺

2

DX1016

I

36

考查

机器人控制技术

2

DX1017

II

36

考查

人工智能

085410

算法设计与分析

2

DX1018

II

36

考查

计算机视觉

2

DX1019

II

36

考查

数据挖掘

2

DX1020

I

36

考查

实践教育

专业实践

6






新生入学教育







社会服务(劳动)






至少提交一次社会公益劳动材料

学术活动






至少6次,听讲座5次,做学术报告1次

 

 

 

 

助研、助教、助管






任选一个

毕业

论文

完成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提交论文、通过答辩

2.5 专业实践

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的,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环节包括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形式,实践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决定,实践结束时所撰写的总结报告要有一定的深度、独到的见解,实践成果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高效生产。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2.6 奖助学金

研究生奖助学金情况

国家助学金

序号

学生年级

人数

奖助类别

金额(万)

1

2023级

12


7.2

2

2024级

27


16.2

合计

23.4

 

国家奖学金

序号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

奖助类别

金额(万)

1

杨勇

电子信息


2

合计

2

 

学业奖学金

序号

年级

专业

级别

金额(万)

1

2023

电子信息

一等奖(1个)

1

2

2023

电子信息

二等奖(2个)

1.6

3

2023

电子信息

三等奖(4个)

2.4

合计

5

 

2.7 毕业标准和学位标准

学位申请者按培养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学位要求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3 师资队伍

3.1 师德师风

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学习。线上学习部分,学院全体教师统一登录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系统开展培训课程的学习。在线下集中学习环节,召开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培训会与党风廉政教育警示大会,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贵阳学院师德师风规范》、贵阳学院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文件内容。通报了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学习。

3.2 校内师资队伍

校内导师总数13其中 45岁以下比例 84.6 %,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84.6%, 副高及以上职称骨干教13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行业工作经验或承担过工程技术类课题)11

3.3 行业师资队伍

与相关行业企业高级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建设专业化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 参与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与指导的行业教师人数

3.4 导师培训

导师培训相关制度健全,定期开展导师培训培训主题主要有:

  1. 《深入践行教育家精神--导生关系困境的预防与纾解:基于师生心理的调查发现》

  2. 《学习《学位法》理解“ 实践成果”表达》

  3. <学位法>实施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带来的新挑战》

     

    4 科研水平

    4.1 研究项目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承担人

批准经费(万)

研究时间

基于群智能算法的食品加工车间多目标绿色调度技术研究

省科技厅

陈冬云

3

2024.9-2025.9

千层次人才项目

省科技厅

刘涛

10.0

2024.6-2029.6

3

基于金融数据的时间序列在线深度迁移学习研究

省科技厅

朱林

10

2024-2027

4

基于机器视觉的预包装食品瑕疵检测技术研究

贵州省科技厅

李颖聃

10

2024.09.01-2025.08.31

5

数字时代下基于3D打印的阳明文化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贵州省教育厅

杨梅

6万

2024.7-2026.6

6

贵州省创新型“千层次”人才

贵州省科技厅

彭晓珊

10

2024.10-2029.12

7

贵州省第七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

科技厅

徐永驰

5

2023.12-2028.11

面向微波能应用的高稳定宽带可调微波源装置设计及其机理研

科技厅

徐永驰

10

2022.04-2025.03

铝熔铸电动扒渣车的关键技术研究

贵州省科技厅

徐永驰

10

2024.10 -2025.10

10

微波连续流洗瓶水杀菌的应用研究及设备研制

贵州省科技厅

戴鑫

3

2024.9-2025.8

11

基于无人车的水泥厂区全自助巡检与建图关键技术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古训

20

2024-08-01-2025-12-01

12

《晶圆级二维WSe2/MoSe2异质结薄膜可控制备及其超快光电器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代天军

33

20230101-20261231

13

二维MoSe2WSe2异质结薄膜制备及其超快光电器件研究

贵州省科技厅

代天军

10

20220401-20250331

14

贵州省创新型“千层次”人才

贵州省科技厅

代天军

10

202310-202812

15

《铀基混合氧化物核燃料的结构与缺陷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刘涛

32.0

2023.01-2026.12

16

亚极光弧与极光椭圆分离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

周苏

36

2022.01-2025.12

17

亚极光弧的空间卫星与地基台站联合观测研究

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

周苏

10

2022.04-2025.03

18

省千层次人才项目

省科技厅

朱林

5

2022-2027

19

贵州省第七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计划

贵州省科技厅

张进

5

2023.11-2028.11

20

小型无人机敏捷飞行的安全控制研究

贵州省科技厅

古训

10

2023.1-2025.12

21

仿生机器鱼的水下运动机理研究

贵州省教育厅

张成红

6

2023.1~2025.1

22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

贵州省科技厅

张文聪

10

2023.11-2028.11

23

基于人工智能的耳聋诊疗平台

贵阳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

李颖聃

30

2022.01-2025.12

24

城市地下空间综合体应急逃生虚拟仿真演练系统

贵州省科技厅支撑计划

彭晓珊

50

2022.04-2025.03

 

教师横向课题承担情况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承担人

批准经费(万)

研究时间

微波等离子体多物理场稳态仿真

四川大学

张文聪

4.9

2023.12-2024-03

 

研究生课题立项情况

序号

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级别

立项时间

1

扭转双层黑磷的光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应用于交通标志识别

吴寒清

张进

校级

2024.5.31

2

多模微波褐煤干燥提质装置设计(大创项目)

杨加亮

张文聪

国家级

2024.07.19

3

基于IGZO/IGMO异质结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

李勇

周章渝

校级

2024.10

大尺寸MPCVD装置设计和多物理场仿真

杨勇

张文聪

省级

2024.10

 

4.2 研究成果

教师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序号

论文题目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发表期刊

收录类别

发表时间

1

Validity of 2-D axisymmetric simplification in modeling microwave discharges in waveguide-based

plasma source

张文聪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SCI

2024年7月

2

A high-efficiency room-temperature surface wave

plasma jet based on a rectangular waveguide

张文聪(通讯作者

Physics of Plasmas

SCI

2024年7月

3

Research on a Radio-frequency Spectrum Prediction Algorithm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mmunication

戴鑫

Nonlinear Optics Quantum Optics

EI《工程索引》

2024

基于自适应容错的四旋翼无人机位姿跟踪与抗扰控制设计

古训

控制工程

中文核心

2024-01-25

Fault Tolerance Controller Design for the Safety Flight of the Quadcopter: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XUN GU

IEEE Access

SCI

2024-07-01

Impacts of Am Aggregation on the Bulk Properties of Mixed Oxides (U, Am)O2 from First Principles

Tao Liu

Physics

 

JCRQ2

2024.10

PuAm含量对铀基混合氧化物的结构和

能量及力学性质的影响

刘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4

 

专任教师作为重要代表参加国际国内相关学术交流会情况

序号

参会者

会议名称

提交论文或会议讲稿

地点

时间

张文聪

2024 IEE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EICT 2024)

Modelling and design of microwave plasma sources for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邀请报告

陕西·西安

2024.7.30-2024.8.02

张文聪

中国化工学会第四届微波能化工应用会议(IMPACIE 2024)

微波“选模加热”的基本思想与实现方法

邀请报告

山东·青岛

2024.8.09-2024.8.11

 

教师发明专利

序号

知识产权名称

知识产权类型

专利状态

专利发明(设计)人

授权日期

一种基于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下的逃生系统

发明

受理

李颖聃


基于神经网络的四旋翼无人机非线性容错控制系统

专利

公开

古训王鹏博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吊挂运输飞行控制系统方法

专利

公开

古训,孟豪


 

研究生论文发表情况:

序号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排名

期刊名称

收录类别

发文时间

1

Optical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enabled layer

sensing of two-dimensional atomic crystals

吴寒清

2

Optics Express

SCI二区

2024.4

Validity of 2-D Axisymmetric Simplification in

Modeling Microwave Discharges in

Waveguide-Based Plasma Sources

杨勇

2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SCI

2024.07

基于自适应容错的四旋翼无人机位姿跟踪与抗扰控制设计

王鹏博

2

控制工程

核心期刊

2024.1

旋转台对微波炉加热均匀性及能量效率的影响

杨勇

1

真空电子技术

核心期刊

2023.12

 

研究生发明专利

序号

知识产权名称

知识产权类型

专利状态

专利发明(设计)人

授权日期

1

基于神经网络的四旋翼无人机非线性容错控制系统

专利

公开

古训,王鹏博


 

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序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

时间

1

吴寒清

张进

第十九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

中国激光杂志社等

20246.21-24

2

吴寒清

张进

第四届前沿交叉科技论坛

国防科技大学

2024.10.18-20

3

范中源

代天军

高速包装机中的通信及控制系统

设计

贵阳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24年3月

4

朱洪伟

石建平

名师沙龙活动

贵阳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24年9月5号

5

朱洪伟

石建平

《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研修会

贵阳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24年7月1号

6

杨勇

张文聪

中国化工学会第四届微波能化工应用会议(IMPACIE 2024

山东大学

2024.8.9-2024.8.11

7

杨加亮

张文聪

IMPACIE2024第四届微波能化工应用会议

中国化工学会微波能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

2024年8月9-11日

8

龙春吉

朱林

《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研修会

贵阳学院

2024.7.1

9

朱绪

徐永驰

高速包装机中的通信及控制系统设计

贵阳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24年3月

10

朱绪

徐永驰

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贵阳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24年7月

11

朱绪

徐永驰

智能优化算法及应用

贵阳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24年9月

5 校企合作

5.1 专业实践基地

序号

实践基地建立地点

合作产业

导师人数

级别

1

太仓珞石三盛网给科技有限公司

2

√校级  £院级  

2

贵州中泰鸿宇科技有限公司

1

√校级  £院级  

3

贵州鸿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1

√校级  £院级  

4

四川中云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2

√校级  £院级  

5

苏州纬度天线有限公司

1

√校级  £院级  

6

遵义筑芯威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2

√校级  £院级  

 

6 质量保障

6.1 管理服务支撑

据自身规模及研究生人数,设置2名研究生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学术活动组织等工作。学校制定研究生权益保障政策,并联合学位点开展有研究生权益保障宣传教育,学位点学术分委员会、学院教学督导对研究生权益重要问题进行必要商议,提供相应咨询服务。

6.2 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

研究生在校期间,分为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研究两个阶段,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改革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学院教学督导听课、学生信息反馈制度,实现教学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

加强研究生导师的管理,明确导师的职责与义务。导师定期了解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和科研进展,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督促研究生及时完成课程学习。

三、典型案例与特色经验

部分研究生新生,在确认录取后与导师进行交流勾通后,在暑假期间就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专业学习。部分研二的学生积极参加导师组织的小型学术会议,拓展思路和培养学术能力。

四、存在问题分析

科研团队整合及协作度还有待加强,科技成果转换还有待突破行业联合培养工作还要更深入的开展,校处产业导师人数不足。目前学科管理及教学培养管理工作由专任教师兼任,考虑到将来生源增多,应为两项工作配置专职管理人员,以保证工作高效运作。本年度新生研究生参与会议交流积极性有待提高。应积极组建学位点自有学术交流平台的线上会议形式,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线上线下学术会议。

五、持续改进和提升计划

邀请省内外专家进行座谈对培养方案进行持续改进,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学术交流,持续提高导师自身的培养水平。同时积极引进高水平师资,为本硕士点的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241115

 

电话:5231950 

邮编:550005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03号

版权所有@贵阳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ICP备案号:黔ICP备10200552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0293号